凝智守正 聚力提质!普陀区老年大学开展新教师新开课听课评课活动
为深化老年教育教学改革,助力新教师筑牢教学根基,推动课程品质实现优化升级,普陀区老年大学于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新教师新开课听课、评课活动。统筹规划 精心部署在活动开始前,项目负责老师进行了详细的工作安排,明确建立起“课前教案审核、课堂动态观察、课后多维反馈”的评课机制,着重强调听课教师需聚焦“适老化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效”,要求结合老年学员实际情况,从教学适配性、互动性、创新性以及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度等多维度,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,确保听课反馈精准有效,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有利依据。智启银龄 多彩课堂听课教师们深入课堂,认真记录教学亮点,重点关注学员参与互动情况。在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中,教师们充分展现出对教学事业的热爱和深厚的专业功底。短视频制作班老师巧妙借助当下最热门的APP与网红歌曲,成功点燃学员创作热情;古典吉他班老师采用“手把手分组实操 口诀弹奏”的创新模式,解决老年人学习器乐时动作记忆难的问题,让学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弹奏技巧;中阮班老师则充分利用智慧屏幕,将弹奏要点及乐理知识清晰直观地与学员分享,让授课内容更易被理解与吸收。 多维反馈 总结提升听课环节结束后,学校迅速组织新教师新开课程听评工作交流会,副校长周雪梅参加会议,并对后期的听评课工作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要持续开展并不断创新听评课活动,既是对新教师成长的全面检阅,也是教学管理人员“以教促研”的生动实践平台;二是要关注听评课活动后与授课教师的面对面反馈,从“教学设计、教学方法、学情分析以及学习服务支持”等多个方面,切实帮助新教师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实现快速成长;三是要增设学员互动环节,现场聆听学员的真实反馈,以便更好地了解学员需求,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。参会教师围绕新教师在课堂中的“教学策略”“课堂节奏把控”“适老化教具运用”“学员获得感”等关键议题,各抒己见,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。听课评课活动作为老年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常规工作,不仅为新教师搭建成长阶梯,更通过创新评价机制推动老年教育内涵式发展。今后,学校将通过分专业开展教学公开课等多样化形式,进一步深化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模式改革,为区域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,为老年学员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体验。